第五卷 科技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211&run=13

  石油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石油科技、教育事业,作为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山东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年,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成立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指挥部,组建
了油田第一个科研单位地质指挥所。1978年1月,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成立了科学
技术委员会及其办公室。随着油田的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逐步建立起一个与
石油生产密切联系的、多门类多层次的科技工作体系。到1995年,胜利油田的科研
院所已发展到41个,职工8599人,其中科研人员5971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
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423项,其中84项获国家级奖励、284项获部省级奖励。胜利
油田一直坚持“科技兴油”的方针,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基本掌握了
勘探开发复杂油气藏的规律,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复式油气区地质理论和配套工
艺技术,特别是80年代以后,大力推广和发展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油藏描述技
术、稠油热采技术、三次采油技术、特殊工艺钻井技术等,有力地促进了油田生产
建设的发展。1995年,胜利油田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80%以上,科技进步对油田生
产建设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1964年,胜利油田创办了第一所学校九二三厂职工子弟学校。1965年油田成立
教育处,1978年成立职工培训处,1993年教育处和职工培训处合并成立教育培训处。
到1995年,胜利油田各级各类学校已发展到183所,托、幼园所达135个,形成了职
工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基本配套的油田教育体系;共有教职工
16464人,其中专职教师9220人(含专职幼儿教师940人);在校学生94920人,托幼
儿童18474人。在大力加强职工技术培训的同时,累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2459人、
技校毕业生40915人,向普通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2891人。全油田已实现九年义务
教育,并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199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尊
师重教先进单位。
  1969年11月,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北京石油学院迁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
学院。1988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石油大学,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
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1994年9月,石油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成
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1995年2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
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组建石油大学理事会,实行联合办学。该校隶
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自迁校东营至1995年底,石油大学(华东)累计培养
1270名研究生,21949名本、专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