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凹陷边缘地区勘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20&run=13

  1981年以后,济阳坳陷各个凹陷的边、坡地带的勘探得到加强,先后发现和探
明了八面河、乐安、高青、小营、王庄、临南等油气田。
  (一)在东营凹陷南坡探明八面河油田和乐安稠油油田
  八面河地区勘探20余年,只见产能低的薄油层。1984年以后加强地震勘探,发
现两条反向断层,在断层的上升盘形成屋脊式圈闭,圈闭高点沿断层成串珠状分布,
构造比较狭窄,宽约1000米。按这类圈闭的特点,设计了6口探井,完钻后全钻遇
油层,油层厚度达40~100米,分布于沙三段和沙四段。其中面1井油层总厚103.6
米,面1、面4井沙三、沙四段试油分别获得日初产59吨和114吨的高产。后又沿主
断层向北东和西南方向追索,共钻探36口井,探明含油面积39.3平方千米,石油地
质储量7932万吨。乐安地区于1965年开始钻探,1972年在通71井发现油层,用气举
方法测试,日产原油0.25吨,原油密度0.9934,地面原油粘度达18854毫帕秒。直
至1989年试油井虽然达到18口21个层次,但日产油量仍低于1吨,属特稠原油。针
对上述原油的特性,1988年采用锅炉注蒸汽热采稠油新工艺,在草20、通71、广3
等试验井区获得成功。从此加大了这个地区深化勘探工作的力度,至1991年4月完
成各类井(探井及开发井)222口,查明油田东西长13千米,南北长13.5千米,构造
形态简单,呈单斜或鼻状,构造幅度平缓,地层倾角在2~3°,馆陶组油层厚度20
~30米,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为冲积扇岩性油藏。至1995年底,乐安油田共探明
和控制含油面积55.6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9000万吨。
  (二)在东营凹陷西南部边缘青城凸起上发现高青油田
  1966年至80年代初,高青地区进行过多次勘探,未见好的成果。80年代中后期,
以高精度数字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研究高青地区的成油条件,认识到高青地区至
少有4个构造单元和相应的多类圈闭,决定以地层超覆带和主断层上下盘为重点进
行勘探部署。第一批探井沿高青主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部署5口,在断块高部位
的高17、19井,分别钻遇油层8层厚42米、17层厚39米,高19井测试1层7米油层,6
毫米油嘴日产油70吨。第二批探井6口沿青城凸起北部斜坡带探地层不整合油藏,
发现了五套油层。其中以孔店组油层最厚,高41井油层17层厚41.7米,高42井火成
岩中获日产油50~60吨。第三批探井9口主要探高青南部花沟鼻状构造,其中8口井
在沙一段获气层,厚度在10~68米。花4井6毫米油嘴日产气2.5万立方米、凝析油6
~8立方米。1985年后,高青地区共钻井46口,其中有油层井30口,探明高青地区
是一个复式油气区,找到了高青油田和花沟气田,探明和控制含油面积7.9平方千
米、石油地质储量1741万吨,探明二氧化碳面积1.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9.05亿立
方米。
  (三)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发现高产的王庄油田
  1984年3月25日,郑4井首次在最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中获得日产1095吨的油流,
发现了王庄油田。至8月17日又钻探4口井,投产后井口日产原油最高达6151吨,平
均单井日产1537吨。至12月底,共完井15口,先后投产11口,日产原油5000吨,全
年累计生产原油83.19万吨。王庄油田实现了当年发现,当年建成,当年收回投资。
  (四)在惠民凹陷南坡发现临南油田
  该油田位于临邑县的双丰乡,构造位置在凹陷南坡的夏口断裂带西段的双丰鼻
状构造上。1977年钻探夏32井,发现沙三段油层。1991年再次勘探,部署探井5口,
追踪夏32井发现的油层,结果3口井见油层,夏33井和夏52井获工业油流,从而发
现了临南油田。油田包括夏32和夏52两个含油区块。夏33井测试沙三中5层14.6米
含油水层,5毫米油嘴日产油31.85吨。夏52井测试沙三中油层6层13.6米,12毫米
油嘴日产油107吨。至1992年9月,探明和控制含油面积7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
2107.4万吨。1993年又发现兴隆寺含油区块。截止1995年底,临南油田共探明和控
制含油面积11.2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292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