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裂缝性潜山油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181&run=13

  裂缝性潜山油田有王庄油田、义和庄油田和套尔河油田。本节主要记述王庄油
田的开发。
  王庄油田位于东营市利津县王庄乡,是1983年发现的一个以太古界潜山油藏为
主、第三系岩性油藏为辅的复合式油田,已探明含油面积5.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
1546万吨。
  王庄油田处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陈家庄凸起西南坡。王庄油田基岩为
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残丘,沙河街组的泥岩和致密砾岩超覆其上。超覆线为地层不整
合面,其上下均含油。不整合面下为王庄潜山油藏,其构造完整简单,内部无断层,
形态呈近圆形而不对称的山丘,东南两翼倾角较大约25°,西北两翼倾角较小约15°
,构造高点在郑4-6井附近,进山深度为1467米,含油高度203米,油藏平均含油高
度89.9米。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基体和长英质伟晶岩,受构造的应力
作用和溶蚀风化作用,缝、洞较为发育,平均发育率为3.25%,岩石非均质性严重,
有较强的亲水性,吸水为78.1%。微细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原油地面比重0.84,
粘度4.95毫帕秒,凝固点30°C。王庄潜山油藏为变质岩,以网状裂缝为主的块状、
低粘度、底水能量充足的稀油油藏,已探明含油面积2.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750万
吨。
  王庄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原则:采用勘探与滚动开发并进的开发方针,实现当
年勘探、当年投产、当年形成生产能力、当年担负生产任务;实行高速开发,力争
最终采收率为30%左右;采用三角形井网,井距为400米布井;早期边部注水,保
持压力;早期自喷采油,停喷后转抽生产。
  王庄油田于1983年钻探郑4井,1984年3月试抽,在太古界潜山获高产油流,套
管放喷日产能力为1063吨,不含水。随后该块转入开发,至1984年9月,投产新井7
口,日产油5522吨,含水3.9%,采油速度22.12%。1984年10~11月,有油井10口,
转注5口井,日产油4541~4619吨,含水6.6%,采油速度22.5%。1984年12月~
1986年12月,王庄潜山油藏进入高速递减阶段。两年时间,日产油由4619吨下降到
140吨,综合含水达79.7%。投产新井8口,堵水13井次,下电泵11井次后方有所缓
解。1987年以后,原油产量继续下降。
  鉴于王庄油田原油产量的剧烈变化,广大地质工程技术人员于1991年底对其进
行油藏开发模式研究,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模拟方法,建立了
王庄潜山油藏的地质模型,从而对它的构造、储层有了新的认识。结合开发过程中
地质、工艺、工程方案的实施,优选出开发此油藏的最佳开发方案,即采油速度5
%,只需7口生产井,开发过程中不打加密井、不注水、不堵水、不下电泵,搞好
早期评价,选择合理井位,射开合适井段,靠天然能量,以自喷和深井泵抽油方式
采油,地面工程工艺从简,以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12月,王庄潜山油田
有油井13口,开井7口,日产油29吨,综合含水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