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沾化凹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15&run=13

  沾化凹陷的勘探,是以孤岛凸起为突破口而展开的。1968年3月,在沾化凹陷
的孤岛凸起上部署了渤2、渤3、渤8、渤9等4口探井,均在上馆陶组见到油层。5月
17日在渤2井进行测试,用3毫米油嘴求产,日产油13.2吨,首次在孤岛地区获得了
工业油流。为了及时探明这种新类型的油田,1968年7月~1969年5月,共钻探井48
口,在31口井中见油层,基本探明了孤岛凸起浅层披覆构造大油田。
  孤岛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境内,是一个大型披覆背斜构造油田。闭合面积80
平方千米,闭合高度120米。构造潜山部分由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二叠系
及中生界组成。下第三系向潜山层层超覆,上第三系覆盖于整个潜山之上。明化镇
组为含气层,馆陶组为主力油层,均大面积分布。油源来自洼陷中沙河街组生油层,
沿地层不整合面及断层进入油田的储集层。到1969年,孤岛油田探明含油面积64.
92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5000万吨,为山东境内仅次于胜坨油田的第二大油田(
到1995年底,累计探明含油面积83.7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38211万吨)。孤岛潜
山浅层披覆构造大油田的发现,开拓了凸起找油的新领域。
  1969年6月至1972年,对沾化凹陷进行了整体勘探,共钻探井103口,有68口见
油层。在埕东凸起披覆构造上发现与孤岛油田同类型的埕东油田,在渤海农场构造
带发现渤南油田,在义东断裂带发现义东油田,在垦利潜山披覆构造带发现垦利油
田,在孤南断裂带发现垦西油田等。
  渤南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渤海农场以南。1964年7月,根据地震普查资料钻
探了渤1井,在沙三段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因受海潮的影响,该井未下套管,未
能进行油气测试。1967~1971年6月完成地震面积详查后,于1971年10月钻探了义
11井,经测试沙三段油层,油管用10毫米油嘴,套管用25毫米油嘴,获日产1161吨
的高产油流,发现了渤南油田。至1972年底,又钻探井30口,初步探明了沙三段的
含油范围,同时发现义18井有沙一段油层。至1978年探明含油面积44.1平方千米,
石油地质储量2792万吨。渤南油田共有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及沙三段四套含油
层系,其中以沙三段为主要含油层系。后经地质综合分析,确认油田沙三段砂岩储
集层为浊积岩,油层下还会有新的砂组,在洼陷中多层大面积分布,在洼陷边缘上
倾尖灭,形成油藏。同时还认为分布局限的沙二段岩层也可局部富集高产。据此,
在渤南油田东部及油田深部扩大勘探,在义37井一带发现了沙二段富集高产区,在
沙三段老油层下面发现了数十米厚的新油层。上倾尖灭带发现的油层平均厚度达40
米左右。由于油田含油范围扩大,渤南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达到1.1亿吨,进入亿
吨级大油田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