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防洪、排水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149&run=13

  60年代中期,胜利油田开始建设防洪排涝工程,1964年,东营地区降水量达
1100多毫米,形成涝灾,给油田开发带来诸多不便,油田开始进行治水工作。
  从1965年治理新广蒲河,到1990年,胜利油田陆续治理了六干排、东营河、广
利河、老广蒲沟、五干排、武家大沟、工农河、跃进河、西沙河、朝阳河、马新河、
沾利河、挑河、神仙沟、卫东河等25条主干排水河道,使东营和滨州两地区内的油
田基本上有了排水出路。
  1990年夏,胜利油田暴雨成灾,全年降水量达960毫米,油田生产建设损失惨
重。经过深入调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排水工程不配套,无法将雨水引入主干河
道;农村承包以后原有的支沟被破坏改为鱼池、藕塘或种上庄稼;80年代中期连续
干旱,排涝工作被忽视,只注意引黄灌溉,把排水河道当引水、蓄水渠,结果淤积
严重,造成了主干河道排水能力下降。根据这些情况,胜利油田制定了“八五”油
田排水规划,提出了“抓重点,治关键,搞一处,带一片”的治理方针。从1991年
的三河(六干排、溢洪河、新广蒲河下游)治理开始,经过5年时间,先后将溢洪河、
六干排、东营河、五六干合排、新广蒲河、武家大沟、神仙沟、卫东河等主干排水
河道全部治理了一遍,使排水大动脉通畅。与此同时,相配套的支沟和部分重点区
块也进行了改造治理。累计治理河沟112条次,总长579千米;清挖土方888万立方
米;建设桥涵131座;护砌排水沟53处,总长18.4千米,砌体12.3万立方米。
  为了解决海滩油田和个别低洼区域的排水,到1995年底,胜利油田先后建设大
小提排站43座,增加强排能力194立方米/时。其中,规模10~25立方米/时的3座,
主要解决外排问题;规模2~8立方米/时的20座,主要解决生产区块的排水问题;
规模0.5~1.5立方米/时的20座,重点解决生活、办公区排水问题。
  胜利油田在“八五”期间排涝工程建设总投资8200万元。这些排涝工程项目的
完成,保证了油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密切了工农关系,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