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油集输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130&run=13

  主要包括油田内部输油管线、外输原油管道和原油站、库工程。
  (一)油田内部输油管线
  主要有以下几条:1971年11月,孤岛至东营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377毫米,
全长52千米,年输油能力400万吨。1973年7月,河口首站至东营首站输油管线建成
投产,管径426毫米,全长53千米,年输油能力420万吨。1975年6月,滨南至纯化(
滨南701首站--纯化702油库)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273毫米,全长33千米,年输
油能力230万吨。1984年9月,又一条孤岛至东营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529毫米,
全长64千米,年输油能力840万吨。1987年9月,清河至东辛(清河首站--东辛2号站)
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273毫米,全长31千米,年输油能力150万吨。1988年11月,
孤岛经罗镇至东营(孤岛首站--罗镇--东营原油库)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529毫
米,全长71千米,年输油能力700万吨。1989年10月,单家寺至东营(单家寺--末站
--东营原油库)稠油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325毫米,长22.3千米(末站至东营原
油库,长14千米,管径273毫米),年输油能力200万吨。1990年6月,纯梁至东营(
纯梁首站--东营原油库)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273毫米,全长38.6千米,年输油
能力250万吨。1990年12月建成临盘至济南管径325毫米、长68千米的输油管线。
1991~1995年共新建油田内部原油集输管线4000千米。
  (二)外输原油管道
  主要有以下几条:1965年12月建成投产了东营至辛店胜利炼油厂(现齐鲁石油
化工公司炼油厂)输油管道,管径426毫米,全长71.86千米,年输油能力100万吨。
这是当时国内第一次在盐碱腐蚀地区建设的大管径原油管道。科技人员和工人精心
设计和施工,全线7125道焊口、200多处大小穿越点,质量均达到优良,一年内建
成投产。特别是管道防腐工程,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投产20多年未发生管壁穿
孔事故,经开挖检查证明,防腐绝缘质量优良,管道完好。东辛输油管道1970年进
行了扩建,年输油能力提高到480万吨。临盘油田开发后,1973年8月建成投产临盘
至济南(临盘油田首站--济南炼油厂)输油管道,管径219毫米,全长67.3千米,年
输油能力110万吨。80年代,胜利油田还先后建成东营至辛店含硫油管道,河口首
站至沾化电厂、东营至辛店等外输原油管道。
  为了使胜利油田的原油既能出口国外,又能通过海运运往国内沿海地区,国家
计委决定建设东营至青岛市黄岛的输油管道,并作为重点工程列入1973年的国家建
设计划。这条管道全长251千米,管径529毫米,设计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管道经
过地区地形复杂,需穿越河流、公路、铁路134处。1973年9月,胜利油田会战指挥
部组成前线指挥部,调集万名职工,与交通部、山东省的两万多名职工、民工一道,
仅用一年时间,建成了这条输油管道,并于1974年9月6日投产使用。1984年7月,
东黄输油管道划归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管理。随着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的增长,国家又
决定建设东黄输油管道复线,并于1986年7月建成投产,管道全长247千米,管径
711毫米,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复线建成后,原东黄管道停运。
图3-11965年建成投产的101油库

  (三)输油站、库
  输油管线首站有:东辛首站、孤岛首站、河口首站、临盘首站、东黄首站、东
临首站等。原油库有:101油库、702油库、703油库、历城油库、黄岛油库、东营
油库等6座,共有储油罐47座,储油能力69.7万立方米。建有原油铁路栈桥4座,装
油货位218个,年装油能力1500万吨。形成了较完整的原油储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