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埕岛油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126&run=13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水深2~15米,面积约1710平方千米。该区在1970
~1976年期间为黄河入海口,由于多年的淤积和东北向强风浪的冲刷剥蚀,海底表
层构成十分复杂,形成不稳定地貌形态。全年6级以上的大风达137天,冬季有寒流
及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袭,春、秋季亦会发生风暴潮。其复杂的环境及气候条件给
油田的生产建设带来了许多困难。
  埕岛油田于1988年发现。1989年6月,胜利石油管理局将原埕岛油田系统工程
勘探开发公司更名为埕岛石油勘探开发公司,负责勘探开发工作以及开发建设方案
的论证、立项、报批和装备设施的设计建造工作。1990年,胜利石油管理局遵照中
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关于“埕岛油田先导性开发试验既要经济效益,又要安全可靠;
既要吸收国外采油先进的工艺技术,又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创出自
己的路子”的要求,认真地开展了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油田内外有关科
研设计、施工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先导性人工岛海工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
开展埕岛油田海上油气集输、卸油码头、接转站等配套工程的研究。1991年完成了
海上单井移动式试采平台的设计,6月份开始由山东省荣成第一造船厂施工建造。
1992年6月13日,单井移动式试采平台主体结构完工下水,配套后拖航至桩西码头,
11月9日拖至埕北151井试采,到年底累计采油3300吨。1992年埕岛油田共建成投产
油井6口。
  1993年,胜利油田自行设计建造了胜新1号、2号、3号固定式采油装置,分别
在埕北11A井组等3个采油井组和单井投入生产。同时,胜利石油管理局油建一公司
克服了资金紧张、材料短缺、气候恶劣等困难,完成了胜利开发二号浅海移动式平
台的建造施工。此类平台属于可移动式,能够拖航,就位后座底插桩固定,必要时
可拔桩上浮移位。平台设置油气加热、分离、计量、储存等设备,还有发电、供热、
生活等设施。胜利开发二号浅海移动式平台竣工投产,标志着胜利油田的油田建设
施工队伍在全国石油施工企业中第一个实现了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海上采油平台的突
破。1993年埕岛油田共建成投产油井9口,当年生产原油10万吨。
  1994年,埕岛油田采用自行设计、安装改造的胜利104起重船,成功地组织实
施了埕北35井组、埕北151井组、埕北11B井组等平台导管架、栈桥的吊装、运输、
安装、打桩工程。油建一公司完成了桩古46站至埕北35井组的海底管线及海底电缆
的铺设工作。全年共建成投产油井14口,生产原油30万吨。
  1995年,在埕岛油田建设中组织实施了胜利作业一号、作业二号、埕北11C中
心储罐平台和动力平台、埕北11C中心平台至陆地8.7千米输油管线的建造工作。埕
岛油田的开发建设,3年迈了三大步,每年新增原油生产能力20~25万吨。全年共
建成投产油井23口,生产原油54万吨。
  截至1995年底,埕岛油田共建成油井52口,建成井口采油平台、中心处理平台、
单井采油平台16座。建成并投产了埕北35井组至海一站、埕北11C至海三站两条海
底输油管线和陆地相应配套设施。基本形成了以陆地设施为依托,以海上采油平台
为基点、海底管线为骨架的海上主体工程。油建一公司、二公司也初步形成了相应
的海上采油平台、海底管线制造安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