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孤岛油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124&run=13

  1971年8月,九二三厂革委会决定在孤岛油区抢建地面建设一期工程。针对孤
岛油田油藏高渗透、高粘度、高饱和及砂岩疏松、出砂严重等特点,九二三厂科技
人员设计出适应孤岛油田小井距、密井网、面积井网注水的单管加热、集中计量流
程方案。从1971年9月1日至11月1日,1000多名职工在蚊虻叮咬和遍地泥水的困难
条件下日夜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孤岛油田第一期产能建设工程:建成大小站库35座、
井口93套、管线144.5千米、干线炉139台。地面建设创造11项新纪录,整体试压、
联合投产均一次成功。到年底,共安装井口363套,投产353口,建成各种站82座,
投产77座,生产原油13.73万吨、天然气2118万立方米,使该油田达到当年开发、
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要求。
  1972年,九二三厂革委会决定建设孤岛油田第二期工程。这期工程按“双管掺
水加药流程”设计要求,取消了油井和管线之间的加热炉,保留接转站、联合站集
输流程。共安装井口177套,建成各种站库54座,铺设各种油气管线164.46千米,
注水管线57.75千米,架设输电线路113千米,安装变压器78台,修建公路29.57千
米。
  1974年,孤岛油田进行调整会战。9月11日至10月1日,在中一区奋战20天,建
成产能44万吨;11月1日至次年1月10日,广大职工奋战70天,安装井口122套,铺
设管线123.5千米,建成站库21座,架设输电线路68千米,新建产能31万吨。
  1979年,在孤岛油田建设由胜利油田自行设计的“降粘脱水一条龙”工艺流程。
共铺设集油管线23.73千米,输油管线1.48千米,注水管线29.21千米,供水管线5
.75千米,扩建接转站6座,使降粘脱水地面建设流程形成“一条龙”,取得良好效
果。此项工艺已在全国同类油田中推广应用。
  1980~1990年,孤岛油田多次进行调整会战,地面建设逐步完善配套。到1990
年底,共安装各类井口1784套,铺设各种管线2315.83千米,建成各类站库324座,
架设输电线路578.84千米。
  “八五”期间,孤岛油田的产能建设本着“新老区勘探并举,储量产量并重”
的原则,利用新资料、新技术、新理论、新装备,先后在西区北、东区南及南区东
等区块扩边,增加含油面积1.6平方千米,建成原油生产能力15万吨。1992年,在
中二北馆5单元进行注蒸汽吞吐先导性试验和采用热采井防砂等一套稠油热采新工
艺。到1994年,建成固定注汽站3座、活动注汽站2座。1992年9月在中一区开始注
聚合物先导试验,建成配液站4座、注聚站4座。同时,针对油田设备逐渐陈旧、流
程老化、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液量大幅度增长需要的状况,大力加强油田地面建设
的配套完善。1991~1993年,先后改建了孤一联合站,扩建改造了孤四污水站,建
成8条油气混输管线,提高了孤五、孤六联合站的沉降能力。面对油田油水气的含
量变化较大、接转站逐步被油气混输管线代替的新情况,3年共建成计量站35座,
集配气站5座,改造了孤四注水站、孤一注水站,新建了一批注水工程,实现了越
站输油。1994~1995年,在油气集输方面新建计量站25座,扩建孤五联、孤三联沉
降罐共3座,更换孤三联至首站输油管线10千米,并对部分联合站的管线进行了流
程改造;注水方面新建孤二注水站和孤南注水站,增加注水能力1.44万立方米,改
造南区、东区、中二南管网9.2千米;新建孤岛二水库、净化站和以神仙沟为界、
东西较完整的排捞体系;还配套修建改造大小公路88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配套建
设,为孤岛油田“八五”期间持续稳产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