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水产品保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2&rec=84&run=13

  水产品尤其是海水鱼、虾、蟹等出水后极易死亡、变质,而从海上起网入舱到
收港进冷库,再转运销区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从海上到陆上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其
刚捕获时的鲜度极为重要。
  50年代前,在海上从事围、拖、流、钓作业的生产渔船和渔汛期在海上采运渔
获的收购船(建国前叫贩鲜船)多以盐藏(亦称卤鲜)保鲜为主。60年代,部分机
帆船开始用天然冰和机制冰保鲜渔获。70年代,部分机帆船试用冷海水保鲜,新配
备的收购、加工船主要是冷藏保鲜。同期内,以冻结机、冷藏库、冷藏柜、冷藏保
温车等设施为主的陆上保鲜有了较大发展。进入80年代,全省沿海渔区已建立了水
产冷藏库群,形成了海、陆冷藏链,水产品生产、运销、贮藏、加工各环节的保鲜
基本有了保障。1985年,全省机制冰产量24.5万吨,渔船已普遍带冰作业;冷藏水
产品967万吨/日,居全国首位;冷冻水产品8.9万吨,居全国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