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6&run=13

1946年(中华民国35年)
  1月7日津浦前线指挥部撤销,津浦野战军改编为山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
黎玉为政治委员。
  1月7日徐州国民党军10万人向枣庄等地进犯。
  1月9日冀鲁豫军区部队攻克济宁,歼敌万余人。
  1月9日国民党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率4个师1万余人起义。
  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止军事冲突协定。
  1月1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冀鲁豫军区分别发出严格执行国共停止军事冲突
的命令。
  1月18日军调处执行部济南小组抵泰安视察,制止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
  1月23日军调处执行部徐州小组在峄县会晤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
30日抵临沂视察。
  2月2日济南军调处执行小组飞抵临沂会晤陈毅。
  2月15日山东军区召开地方武装干部会议。
  3月2日军调处执行部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三委员到济南视察。
  5月20日军调处执行部高密小组中共代表辛冠吾被国民党军赵保原部杀害。
  6月1日陈毅向军调处执行部发出照会指出,自停战后,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千
余次,夺占城镇300多处。
  6月7日山东军区为打击国民党军及其收编之伪军的嚣张气焰,保卫解放区,沿
胶济、津浦铁路线发起讨逆战役,至16日结束,共歼敌3万余人。
  6月21日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罗炳辉在兰陵病逝。
  6月22日国民党军动用8个整编师(国民党军的整编师相当于整编前的军,整编
旅相当于整编前的师,淮海战役后,整编师、旅复称军、师。),21个旅,约17万
人,向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6月22日胶东军区在渤海军区部队配合下,进行胶济路东段阻击战,至10月中
旬结束,歼敌1.2万余人。
  7月2日滨海军区撤销,其第一(滨北)军分区划归胶东军区;以第二(滨南)军分
区为基础组成滨海军分区,直属山东军区;第三(滨中)军分区番号撤销。
  7月5日东江纵队从广东北撤,抵烟台。
  7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成立后方战勤总指挥部,冀鲁豫行署主任段君毅兼
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赵健民兼政治委员。
  8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陇海路战役。
  8月24日鲁中军区部队发起胶济路西段反击战,歼敌一个建制团又一个半营,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传令嘉奖,第十一团四连被鲁中军区授予“钢四连”荣誉称
号。
  9月2日山东省支援前线委员会成立,山东军区副参谋长袁仲贤为主任委员,省
政府粮食总局副局长冯平和山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蔡长风为副主任委员。
  9月3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定陶战役,至7日结束,歼敌4个旅1.7万余人,俘
整编第三师师长赵锡田。全军团结互助模范、著名战斗英雄王克勤在此次战役中牺
牲。
  9月12日渤海军区部队反击占领邹平之国民党军独立第十师,歼其1300余人,
师长李恺荣被击毙。
  9月2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龙 集运动防御战役(亦称巨野战役、“龙凤之役”
),至10月8日结束,国民党军被歼5000余人。
  10月2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鄄南战役,至31日结束,歼敌9000余人。
  11月1日山东军区指挥胶东、鲁中军区部队进行平(度)掖(县)安(丘)阻击战,
共歼灭国民党军1.4万余人。
  11月10日山东军区部队发起台枣路反击战,歼国民党军2900余人,暂时稳定了
鲁南战局。
  12月15日山东和华中野战军发起宿北战役。
  12月22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历时25天,歼国民党
正规军三个半旅,连同地方团队共1.6万余人,俘其暂编第四纵队中将司令张岚峰。
  本年国民党第四绥靖区在菏泽成立,隶属郑州绥署,司令官刘汝明。1948年9
月底撤逃。

1947年(中华民国36年)
  1月2日山东、华中野战军发起鲁南战役(又称峄枣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两个整
编师、1个快速纵队,共5.3万余人。
  1月中旬蒋介石制定《鲁南会战计划》:集中23个整编师共53个旅的兵力,由
南北两线会攻临沂,求与华野决战,1月下旬开始行动。
  1月23日新四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合编为华东军区,陈毅为司令员,饶漱
石为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
委员,初辖12个纵队,后增至16个纵队。
  1月27日郝鹏举率部投降国民党军。
  1月30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解散军事三人小组和北平军调处执行部。
  1月30日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决定重建山东省支前委员会,由省政府秘书长郭
子化为主任委员,华野副参谋长兼后勤部司令员刘瑞龙、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梁竹航、
粮食厅厅长冯平、华东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朱则民为副主任委员。
  2月2日蒋介石飞抵徐州布置鲁南战事。
  2月6日华野第二纵队发起白塔埠战役,全歼国民党军郝鹏举总部及两个师,郝
被生俘。
  2月20日华野发起莱芜战役,3天内歼国民党正规军1个绥靖区前进指挥所、2个
军部、7个师计5.6万余人。其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第七十三军中将军
长韩浚被生俘。
  2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转取对陕北和山东重点进攻的战
略方针。对山东战场,共调集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师)约45万人,由陆军总司
令顾祝同在徐州坐镇指挥。
  3月初中央军委指示华野,本年度继续在内线作战,每月歼敌4~5个旅,到年
底共歼敌40~50个旅。
  3月5日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部移徐州办公。
  3月15日蒋介石悍然命令将黄河水引入故道,构成“黄河防线”,妄图阻止解
放军机动。
  3月16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七纵队合编为新的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
政治委员苏振华。
  3月17日被俘的国民党军将领李仙洲等联合发表通电,反对内战,呼吁和平。
  3月国民党徐兖绥靖区移兖州,称第十绥靖区。
  4月22日华野发起泰(安)蒙(阴)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二师等部2.4万
余人,俘中将师长杨文泉。在泰安战役中,第三纵队第八师第二十四团第一连,在
连长郭继胜带领下,一个连俘敌600余人,缴获枪炮230余件,全连无一伤亡,被华
野授予“郭继胜连”荣誉称号。
  5月13日华野发起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
四师等部3.2万余人,中将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6月15日冀鲁豫区武委会系统并入军区、军分区,成为所属人武部。
  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黄河,随即发起鲁西南战役,连续作战28天,歼
灭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6万余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
幕。
  7月1日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规定,山东省防空支部缩编改称防空指挥部,
由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兼任指挥官,上校姜冕周任参谋长。济南设防空情报所,青岛、
潍县设情报收集站。
  7月17日华野发起南麻、临朐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4万余人。由于连日大雨,
华野也付出了伤亡减员2.1万人的代价。
  8月1日东江纵队改称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雷经天。
  8月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成立,司令员王秉璋,政治委员张霖之。
  8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华东野战军分别组成外线兵团(亦称西线兵团、西兵团,
由陈毅、粟裕指挥,执行外线作战任务)和内线兵团(亦称东线兵团、东兵团,由许
世友、谭震林指挥,执行内线作战任务)。
  9月1日蒋介石集中6个整编师组成胶东兵团,向胶东解放区大举进攻。
  9月7日华野西线兵团发起沙土集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七师9500余人,
生俘中将师长段霖茂。
  9月上旬华野东线兵团发起胶东保卫战,持续4个多月,经历胶河战役、胶高追
击战和莱阳战役几个阶段,共歼灭国民党军6.3万余人。
  9月26日华野外线兵团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地区,配合刘邓大军开辟中原
战场。
  10月6日蒋介石陪同美国国会军事视察团到青岛考察。
  10月华野和华东军区部队开始新式整军运动。
  11月7日华野外线兵团发起陇海路破击战,破铁路150公里,歼敌1.1万余人,
克9座县城,威逼徐州。
  12月9日冀鲁豫军区部队发起东进战役,经三个阶段作战,历时31天,收复东
平、平阴、东阿3座县城,歼灭国民党军4240余人。

1948年(中华民国37年)
  1月由渤海军区第七、第十一师组成渤海纵队,司令员袁也烈(兼),政治委员
周贯五(兼)。
  1月国民党第九绥靖区在临沂成立,隶属徐州“剿总”,司令官李良荣,10月
中旬撤逃。
  1月国民党以青岛警备司令部为基础组成第十一绥靖区,隶属徐州“剿总”,
司令官丁治磐,1949年6月大部撤逃。
  2月中旬华野第二纵队南下,3月编入苏北兵团。
  2月华野奉中央军委命令,组成第一兵团(又称粟裕兵团,准备挺进江南,开辟
东南战场)、第二兵团(又称山东兵团、许谭兵团,继续执行内线作战任务)、第三
兵团(又称陈唐兵团,配合中原野战军行动)和第四兵团(又称苏北兵团、韦吉兵团,
担负苏北作战)。
  3月11日华野山东兵团发起胶济路西段(周村、张店)战役,历时12天,歼灭国
民党军整编第三十二师等部3.8万余人。
  4月2日华野山东兵团发起潍县战役(又称胶济路中段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
第四十五师等部共4.6万余人,活捉整编第九十六军中将军长兼整编第四十五师师
长陈金城。
  5月29日华野山东兵团发起兖州战役(又称津浦路中段战役),历时48天,歼灭
国民党第十绥靖区司令部和整编第十二师等部6.3万余人,生俘整编第十二军中将
军长兼整编第十二师师长霍守义。
  6月昌潍保安司令部成立,隶属华东军区,司令员李士英,政治委员赵毓华。
  7月上旬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实行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
  7月鲁中、鲁南军区及滨海军分区、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合编为鲁中南军区。
司令员傅秋涛,政治委员康生。
  7月以鲁中南军区前线指挥部和6个基干团编成华野鲁中南纵队,归山东兵团指
挥,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傅秋涛。
  8月华东军区供给部、卫生部、军械处、兵站部合编为华东军区后勤司令部。
  9月16日华野发起济南战役,经8昼夜连续作战,全歼国民党第二绥靖区所部10.
4万余人,俘国民党军高级将领23名,绥区中将司令官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绥
区中将副司令官牟中珩、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化装潜逃被查获。
  9月21日济南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9月27日~10月26日国民党军飞机空袭济南26次,投弹135枚,扫射5次,共炸
死炸伤居民78人,炸毁房屋322间。
  9月29日济南特别市警备司令部成立,隶属华东军区,司令员袁仲贤,政治委
员刘顺元。
  秋中央军委决定,粟裕兵团南进作战任务暂缓执行,陈唐兵团与粟裕兵团合并,
仍称外线兵团(又称粟裕兵团)。
  10月29日在济南起义之吴化文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军长吴化
文,政治委员何克希。
  10月中央军委分别授予华野第九纵队第七十三团和第十三纵队第一○九团“济
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
  11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编为军。
  11月20日新海连警备司令部成立,隶属鲁中南军区建制领导。
  11月鲁中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部队积极配合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至翌年1月
战役结束,共歼敌2.3万余人。
  12月2日徐州特别市警备司令部成立,隶属华东军区建制领导。

1949年(中华民国38年)
  1月12日国民党军飞机狂炸济南市商业区和居民区,投弹80余枚,共炸死居民
71人,炸伤70人,下落不明33人,炸毁房屋584间。
  2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陈毅仍为司令员兼政
治委员,部队编成4个兵团、15个军和1个特种兵纵队。
  2月12日驻青岛国民党海军护航驱逐舰“黄安号”起义。
  2月15日随军转战苏鲁豫皖的鲁中南地区近8万名民工完成任务后复员回乡。
  2月中旬华东军区机关奉命离开山东南下。
  2月25日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起义,驶抵烟台。
  3月3日中央军委发出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山东军区,归华东军区建
制领导。4月2日,华东山东军区在益都(今青州市)正式成立,当月移驻济南市。5
月5日,奉中央军委指示,华东山东军区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仍隶属华
东军区建制领导。
  3月6日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发布《入城三大公约和十项守则》。
  3月10日华东军区决定,山东地区军分区以上各级人民武装部与各级军区合并,
其人民武装工作由各级军区统一领导,不另设单独机构。
  3月由胶东军区第四次组建之第五、第六师编成第三十二军(初称胶东纵队),
初辖第九十四、第九十五师,11月组建第九十六师,隶属第三野战军,先受山东军
区指挥,后调归第十兵团。军长谭希林,政治委员彭林。
  3月冀鲁豫区党政军联合组成南下干部支队,共9000余人,其中干部4000余人,
傅家选任司令员,徐运北任政治委员。
  4月~6月山东(不含鲁西)先后抽调2.2万民兵组成17个子弟兵团、随军民工2.6
万余人,参加渡江和京沪战役。
  5月3日山东军区部队发起青(岛)即(墨)战役,经1个月的围攻作战,歼敌2000
余人,迫其2900余人起义,6月2日解放青岛。
  5月上旬山东军区召开剿匪工作会议。经两个月的剿匪斗争,共毙伤俘匪特
2199名,成股匪特基本肃清。
  5月1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
  6月山东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成立,后改编为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山东分校。
  8月5日山东军区令各县之县大队、独立营、指挥部一律称县大队。
  8月11日山东军区部队发起长山岛战役,12日占领南部七岛,北部诸岛之敌于
19日乘舰遁逃。至此,山东全境即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