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送伤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334&run=13

  在解放战争中,由于国民党军使用的是美国援助的现代化兵器,其杀伤力和破
坏力空前增大,一次战役下来,成千上万伤员的抢救与后送,是支前的一项巨大任
务。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先后动用200多万民工,使用43.5万余副担架,把20多万
伤员送到后方医院。广大支前民工,不但承担着全部伤员后送的任务,还主动承担
了从战场上抢救伤员的任务,后方的广大妇女,则成为伤病员的义务护理员。
  1、火线抢救伤员
  从火线抢救伤员,通常是由部队的建制担架兵担任的,必要时才动用配有战士
的随军民工担架救护班承担。但英雄的山东支前民工,不怕流血牺牲,积极主动地
承担火线抢救伤员的任务。为此,民工担架团队首先对民工进行动员教育,同时进
行抢救常识的培训,从而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熟练的随军民工担架队伍。齐
滨县(今曹县)县长李荣村带领的260副担架,在陇海路战役中,不顾敌人的飞机轰
炸和炮火袭击,在火线上抢救伤员,和民工一起抬运伤员,受到冀鲁豫行署的嘉奖。
在鲁南战役中,华东支前担架英雄、平邑县一区担架队长高启文,在火线抢救伤员
时,帽子被子弹打穿,毫不畏惧地向前爬行,炮弹炸起的石头又砸破了他的额头,
鲜血直流,仍毫不退缩,忍着剧痛爬到伤员身边,用一只胳膊夹住伤员爬着送到前
线包扎所。莱芜战役中,沂南县民兵排长张学成、沂东县(今属沂水县)民兵班长郭
明春,都连续12次到火线抢救伤员。不少民兵接过伤员手中的武器,一面战斗一面
救护伤员。孟良崮战役中,蓬莱县担架大队分队长高焕雷和韩明扬一起,从山上背
起两名未撤下来的伤员,走了14公里送到野战医院。东阿县担架队随刘邓大军渡过
黄河后,一直跟随部队在火线抢救伤员。在济南战役中,临邑县匡五营三连,连续
8昼夜在火线抢救伤员,爬行通过敌人的火力封锁线,在齐胸的河水中背伤员,并
互相鼓励:“咱们多流汗,伤员少流血”,荣获“济南民工连”荣誉称号。渤海一
分区担架团特等功臣李有三,在淮海战役中,一面指挥民工向敌人射击,一面组织
救护抬运伤员,一夜连续3次上火线抢救;特等功臣丁自明,爬过敌人的火力封锁
线,4次从阵地上背下伤员。
  2、转运伤员
  转运伤员,是民工担架队的主要任务。由师(团)野战包扎所到后方医院,通常
要经过纵队医院或部队转运站、地方转运站和分站、野战医院接力转运。转运站随
野战军兵团卫生部行动,接力转运站和分站视医院分布情况,每隔15公里设1处。
后方医院离前线较近时,采取由随军常备担架直达式运送;离后方医院较远者,有
的得经随军常备担架、二线常备担架、临时担架多次倒运,通常是随军常备担架负
责由野战包扎所到转运站的运送,由野战医院到后方医院的转运,则由临时担架承
担。
  在伤员转运中,民工们怀着对子弟兵的浓厚感情,冒着敌人的飞机轰炸和炮火,
日夜兼程地奔走在转运线上。敌机轰炸时,他们扑到伤员身上,宁肯自己牺牲,也
不叫伤员二次负伤。他们创造了床式、棚式、靠背式、升降式、推抬两用式等多种
形式的担架,并琢磨出适应不同伤势伤员的抬运方法,编唱不同地形上行军的担架
号子,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天冷时,把自己的被子、狗皮垫在伤员身下,把棉衣盖
在伤员身上;天热时,在担架上塔起凉棚避荫;有的用嘴为伤员吸痰。藏马县(今
属胶南县)民兵子弟兵团在孟良崮战役中,去莱芜县乔店救护所转运伤员,全团经
过35公里急行军赶到时,敌人已经逼近,伤员们作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民
兵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冲进村里,一边组织火力掩护,一边抢救出180多名伤员,39
公里急行军,甩掉了敌人,接着又长途跋涉200公里送到蒲台后方医院,荣获华东
军区授予“陈毅子弟兵团”称号,并受到山东省政府、省支前委员会、省人民武装
部的通令嘉奖。胶东招北担架队六分队,在淮海战役中遭到敌机轰炸,7名民工牺
牲,担架也被炸毁7副,他们没有被吓倒,怀着无比仇恨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响亮
地提出:“要为死者报仇,减人不减担架,不彻底消灭敌人不回家!”担架少了,
他们用节省下来的菜金买木料制作,用自己的背包带绑担架;人员不足,就由5人
改为4人抬一副担架。他们共转运伤员50次,999名,其中从火线抢救483名;在追
击逃敌时,急行军200余公里,紧随部队完成伤员转运任务,被授予“轰不垮、拖
不乱,担架越毁越多,从无人逃亡的钢铁分队”称号,全队143人全部立功。被华
东支前委员会授予“华东第一模范担架团”荣誉称号的渤海一分区担架团,随军服
务8个月,转战苏鲁豫皖4省,跋涉5000余公里。全团开展“看谁最爱伤员”评功评
奖活动,对伤员关怀备至。发给民工的饼干,他们不舍得吃,留给伤员作途中的给
养。他们用自己的钱给伤员买东西吃的就有1000多人次;用节省的菜金买慰问品慰
问伤员达60余万元。他们怕冻着伤员,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盖到伤员身上,自己穿
着单衣在寒冬里抬担架。该团华东支前英雄、特等功臣石连生,从棉袍上撕下棉花
和布条给伤员擦血污,支前结束时,长棉袍成了齐胸的小棉袄,现作为革命文物陈
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伤员大小便不通时,石连生用嘴为伤员吸小便,用手指为
伤员抠大便,英雄事迹,十分感人。
  3、护理伤员
  在医院、转运站驻地和伤员转运线上,都可以看到解放区的人民群众,特别是
广大妇女关怀照顾伤员的生动场面。伤员一到村,便有佩戴红布条的妇女和儿童拥
上来,把伤员领回家,一杯开水没喝完,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来。对重伤员都是一
口一口地喂。鲁南战役时,担架路过小宋庄,一位宋大娘看到伤员盖得太薄,
“陈毅子弟兵团”部分领导合影
就把自己的被子拿出来给伤员盖上。麓水县(今滕县)六区故县村妇救会组织慰问活
动,全村拿出鸡蛋152个,面粉45斤,钱880元。花园庄荣誉军人王朝兴,把上级照
顾他的15斤大米拿出来,送到医院,照顾了南方籍伤员。莱芜战役时,莱芜县10万
妇女活跃在伤员转运线上,她们组织了数百个伤员招待所和慰问团,准备了生鸡、
鸡蛋、挂面、蔬菜等,据10个区的统计,群众主动送鸡1692只,鸡蛋4万多个,挂
面2.1万斤。她们积极为伤员腾房子,自己却搬到大门底下、羊圈里栖身。圣井村
很快为前方医院腾出400多间房子,接收伤员2000多名。淮海战役,郯城县境内14
个野战医院收容了2万名伤员,该县广大妇女自动组织起来,轮流到医院服务,做
饭、喂饭、洗衣、缝补衣服,给伤员洗伤口等,精心护理伤员,还特意为南方籍伤
员做用大米、红枣、板栗、银杏熬制的稀饭,使伤员深受感动。春节期间,各机关、
团体、村庄组织慰问团,带上猪羊鸡鸭等物品和文艺节目慰问伤员,全县光馓子就
送了3.1万斤。元旦清晨,医院周围的群众把煮好的饺子送到伤员床前。华野一座
医院住在曲阜县李太庄,家家都住着伤员,群众都热情为伤员服务,1个月就为伤
员洗血衣500多件,做被子300多床。刚刚解放的济南市,专门成立了伤员服务委员
会,向全市发出“热爱伤员,为伤员服务”的号召,1949年1~3月,全市各医院接
收伤员600多名,自愿参加护理伤员的有800多人,私营医务人员自动报名为伤员服
务的有800多人,为伤员输血的群众500多人。远离淮海战场的胶东莱阳、莱东(今
属莱阳县)、莱西县,有200多名女青年组成伤员服务队,千里迢迢奔赴前线各医院
护理伤员。